从李冰凿离堆打通航运的回响,到五尺道在西南群山间的蜿蜒,再到茶马古道上马蹄踏出的深深印记,四川人骨子里就刻着对"天堑变通途"的执着这份执着,在1952年有了新的延续——当"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的牌子挂起时,恰好撞上川藏、青藏公路通车后巴蜀大地对交通人才的迫切渴求。
这所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质人才的院校,就是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七十多年过去,这所学校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从交通部成都公路工程学校到四川省交通学校,再到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像一条不断延伸的路,跟着四川交通业一起成长如今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
、"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我国交通行业的“佼佼者”,道路桥梁、汽车航运、轨道交通……你能想到的交通领域,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答案尤其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直接闯进了全国A档的行列,汽车检测、城市轨道车辆应用这些专业,也成了四川"双高计划"里的重点培育对象,就像为四川"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量身定做的人才孵化器。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团队,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料能手”近1000名教职员工里,既有拿过国务院特殊津贴、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的国家级专家,也有像省优秀教师这样的省级骨干,还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撑着台面。
他们可能上课时在黑板上画桥梁结构图,下了课就带着学生去工地看钢筋怎么绑......这种"双师型"的本事,让课本里的知识和工作上的实操无缝接上
除了优质师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还拥有能让学子"真刀真枪"实践的地方在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交通土建综合实训中心内,按照行业标准搭建了包含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在内的九大区域学子自入学时就接受工程认知训练,至临近毕业时进行生产实训,一整套流程均在此完成。
此外,位于实训中心角落的“奋进号”盾构机更是颇具特色,其此前于苏州地铁施工中掘进了7892.48米,如今成为了学生们的“活教材”;“鱼凫”号实训船也使得学生无需出川,便可在船上进行驾驶训练、学习航运知识。
在实训船甲板上转动方向盘的操作感受,与在长江航道上驾驶真实船舶并无差异
这些真设备、真项目堆出来的实训场,让学生在校时就攒下了实打实的经验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走出的学子,无论是去修桥铺路,还是去地铁站调试车辆,心里都揣着能上手的底气川藏公路博物馆里,老照片里的铁锹和现代盾构机模型并排站着,像在诉说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而这所学校,就藏在这个故事的中间段——它接过四川人突破交通壁垒的接力棒,用课堂和实训场,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了学生手里能握住的技能对于想在交通领域闯一闯的年轻人来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梦开始的地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