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费真涨了!”8月5日凌晨,一位在广东汕头做母婴电商的商家被快递公司业务员通知涨价这位每天要发800多个订单的电商卖家发现,好不容易谈下来的1.3元发全国价格,一下子涨了0.4元,比原来还高快递这波涨价潮,始于浙江义乌这个全国快递“产粮区”。
7月下旬,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涨至1.2元随后,广东迅速跟进,紧接着从8月4日起,全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单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快递反内卷战役已经打响。
1.内卷之殇快递的这轮涨价潮,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过去近十年来,中国快递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价格战从未停止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各家都把低价当成了主要的竞争办法快递单票价格从最初的几块钱一路往下掉,到了“8毛钱发全国”的地步,有些地方甚至低得跌破了大家公认的成本线。
2025年上半年,福建快递业务量比去年同期涨了11.41%,但单票价格反倒降了4.5%,算下来一票少了大概0.32元极兔也是到2023年才做到单票不赔本,前几年打价格战的时候,寄一票就亏两块钱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
为了把市场做大,宁愿不赚钱甚至亏钱去拼规模,这种做法虽然让消费者和电商卖家享受到了超便宜的物流费用,可背后藏着的更深层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利润空间被压得太狠,企业想维持运营越来越难,没办法,只能在服务质量保障和技术研发上少投钱。
结果就是,暴力分拣、快递延误、末端网点服务不稳定等情况总冒出来,消费者实际用着也觉得不舒心内卷之下,基层网点基本没什么赚头了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快递小哥的派费也一直上不去,收入低就很难保证服务质量,结果陷入了越差越难的恶性循环里。
除此之外,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资本和动力去投资自动化设备、优化干线运输网络或探索绿色包装等长期项目,导致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步伐放缓可以说,无底线的价格战扭曲了快递服务作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市场价值。
2.涨价风暴今年7月,国家层面密集出手,打出了一套“反内卷”组合拳7月8日,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7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规范快递市场竞争秩序的提示函》,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行为,并将此纳入企业信用评价。
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要求快递企业积极推动解决“内卷式”竞争等突出问题这些政策信号的连续释放,为各地涨价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省邮政管理局随后召开反对“内卷式”竞争工作座谈会,要求积极解决快递末端网络不稳定、从业人员权益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在广东和义乌等率先启动快递涨价后,全国更多地区有望陆续跟进长三角全域以及福建、河南、河北等新兴“产粮区”均可能成为下一波调价的重点区域业内普遍预测,8月至9月期间或将有更多省份加入涨价行列不过,山东省多家快递公司目前仍持观望态度。
中通、圆通和申通等山东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未接到相关价格调整通知中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在财报业绩会上表示,广东价格调整对公司整体利润起到正向作用,对网点、业务员派费和网点的收入增加是利好。
他相信“不太可能再出现1元以内的情况”3.告别“包邮”面对这轮涨价潮,电商商家作为最前端的影响者,感知最为明显社交平台上,广东不少店主都在聊各地快递涨价的事儿:“小件涨了3毛,0.5到3公斤的涨了5毛”“中通涨了4毛,申通涨了4毛5”。
尤其是那些卖“9块9包邮”的商家,本来利润就薄,快递费一涨,这下可能利润全没了对他们来说,这差不多是要了命了体量较小的电商卖家议价能力较弱,面临“涨价掉销量,不涨就亏本”的两难境地一位电商卖家算了笔账,按照她销售的体量,一个月就要多支出近万元。
但她还没有下定决心给自己的商品涨价,担心会影响销量做品牌的店铺利润空间大些,受这波涨价影响不会太明显,反倒是那些靠走量赚薄利的商家,日子可能会难过多了快递费涨了之后,要是平台还在搞价格战内卷,商家利润被压得太低,就可能在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这些地方想办法省成本,最后产品越做越差,遭殃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这次快递涨价,意味着那些跟传统快递绑在一起的老派电商,正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以前,超便宜的物流成本把不少商业模式上的问题都盖住了,现在这些问题慢慢都暴露出来了那些特别依赖“包邮”来拉顾客的低价商品,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了,生存空间会被挤得越来越小。
这么一来,电商巨头们说不定会更使劲往即时零售这些新赛道上押宝一旦传统快递的成本与时效不再具备绝对优势时,主打“小时达”、从本地发货的即时零售,在生鲜、日用等品类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这4毛钱的涨价,就像蝴蝶轻轻扇了下翅膀,可它带来的连锁反应,怕是会影响到整个电商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快递涨价潮过后,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筹码,要想立住脚跟,就得靠成本控制、运营能力、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这几方面形成一套过硬的综合体系,这才是新的“护城河”未来,单一的、模糊的“包邮”概念或许会逐渐分化消费者将面临更清晰的选择:是选择价格低廉但时效和服务标准化的基础快递,还是愿意为更快捷、更个性化的优质配送服务支付溢价?。
对商家而言,如何优化供应链、控制成本、提升商品本身价值,将成为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而对于多年来习惯薅羊毛的消费者,最直接且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可能真的要告别那个“万物皆可包邮”的时代了。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