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演唱会开票秒空,黄牛手里却攥着大把溢价票;花 5000 元买的票临时有事想退,手续费扣掉一半多;候补抢票还要多交 6% 的钱,被吐槽是 “变相加价”…… 这个夏天,演唱会市场火得发烫,可围绕票务平台的骂声也从未断过。
大麦、猫眼这些平台,到底是在保障公平,还是在变相 “添堵”?
先说最让人窝火的抢票难按理说,现在规定大型演唱会 85% 的票都要在一级平台公售,可现实是,五月天北京鸟巢 13 场演唱会场场秒空,周杰伦演唱会 440 万人 “想看” 却一票难求消费者抢不到,黄牛却总能拿到票,有的 800 元票面能炒到 5000 元,溢价翻好几倍。
有人怀疑平台私藏门票,和黄牛勾结,但业内人士解释,平台不敢明着这么干,问题可能出在主办方的渠道管理上一场演唱会的票源除了公售,还有赞助商赠票、合作方邀请函等,这些票层层转手,很容易流到黄牛手里就像有粉丝遇到的,同一票档大量录错信息,主办方退票重录,黄牛却能提前拿到连座票,这背后渠道管控的漏洞显而易见。
退票难更是成了新痛点今年上半年,大麦的投诉量超过 1.3 万件,解决率只有 3.6%,近一半投诉都和退改有关现在的退票规则五花八门,演出前 7 天退要扣 10%-20% 手续费,3 天内可能扣 50%,甚至直接不给退。
平台说这是为了防止黄牛囤票后集中退票,但普通消费者真有急事,只能眼睁睁看着钱打水漂有歌迷买了两张连座票,因为朋友突发疾病去不了,退票被扣掉 800 元手续费,气得直骂 “霸王条款”其实这套规则学的是铁路退票,但演唱会门票不像火车票有固定成本,这么高的手续费到底是合理补偿,还是借机赚钱,谁也说不清楚。
更让人不解的是平台的赚钱套路一张票卖出去,平台能抽成 3%-20%,热门演唱会抽得更高候补抢票要收 6% 手续费,VIP 会员花 399 元买特权才能优先购,这些额外收入加起来不是小数数据显示,2025 财年大麦给母公司带来 20.57 亿元收入,同比增长 236%,这还不算帮主办方做数据服务、参与内容制作的收益。
平台赚得盆满钵满,却连最基本的购票体验都没做好,难免让消费者觉得 “只认钱不管事”但平心而论,有些问题也不全是平台的错演唱会市场本身就 “僧多粥少”,10% 的热门演出吸引了绝大多数注意力,4 万以上观众的大型演唱会越来越多,供需失衡下,抢票难是必然。
而且强实名制实施后,平台为了防止黄牛用假身份囤票,不得不严格限制退票和转赠,这又误伤了正常消费者比如有人买了票却临时出差,想转给朋友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承担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骂平台没用一方面,得把票源渠道管得更严,比如要求主办方公开非售票的流向,避免赠票、渠道票被黄牛倒卖;另一方面,退票规则可以更灵活,比如借鉴分级管理,热门演唱会严格退改但允许一次实名转让,非热门场次放宽限制,让消费者有更多缓冲空间。
其实已有平台尝试演出前 48 小时内还能退票,虽然手续费高,但总比完全不能退强说到底,票务平台夹在主办方、消费者和黄牛中间,确实不好做但既然赚着这个行业的钱,就该承担起更多责任少搞点花样收费,多花点心思堵漏洞,让真正想看演唱会的人能公平买到票,这比什么都重要。
否则,再火的市场,也会被这些 “糟心事” 浇灭热情(来源:CBNData、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报告、大麦娱乐财报)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