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咸阳日报本报讯(史建国)今年以来,兴平市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强龙头、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融合,不断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发挥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立足西安都市圈“菜篮子”“果盘子”定位,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注重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协同增效,果业、蔬菜年产量分别达19万吨、47万吨,食用菌、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持续走俏市场。
深度融入全省“1+8+N”农产品加工产业格局,依托益海嘉里、西瑞粮油、陕西双汇等涉农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产品价值链,粮食、蔬菜、生猪和家禽等3条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强化主体带动,有效联农带农。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560家、家庭农场739家,培育亚虎食品、秦一辣椒等农业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超100亿元,成为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产值首家超百亿元的县(市、区)。
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将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深耕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业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多元发展模式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出“春日花语”踏青赏花之旅、“汉唐文化”等系列主题旅游线路,有效串联域内文化、自然、景点等资源,“村房短住”模式唤醒闲置资源,休闲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新业态持续升温。
拓展“农业+电商服务”模式,建成市级电子商务物流共配分拣中心1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104个,助力兴平辣椒、醪糟、时下挂面等优质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