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后,基层法院是如何发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要工作平台作用的? 基层法院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资源聚合、力量融合,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成效又如何呢?基层院长谈综治
让我们跟随基层法院院长的视角听听他们的声音本期院长舒兰市人民法院丨党组书记、院长 姜丽萍 舒兰市人民法院紧跟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步伐,自2023年1月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以来,始终把矛盾化解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以司法力量激活综治中心治理效能。
融合聚力,重塑诉服中心入驻综治中心“新架构” 入驻不是简单“挂牌”,而是要重塑新架构精心打造“一厅五区”诉讼服务区域,设8个服务窗口、7个功能室,实现立案、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闭环;线上打通法院与综治中心信息共享平台,线下优化立案接待、纠纷调解等岗位,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制度筑牢“防火墙”,健全调解指导、案件移送、联动调解等机制,杜绝强制调解、久调不立,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多元协同,探索综治中心矛盾化解分流“新路径” 解决好基层矛盾,关键在资源聚合、力量融合致力打造“中心协同、部门联动”一体化解纷模式,横向联通55个市直部门,纵向覆盖254个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引入金牌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创新“1+3+1”解纷预防机制,34名员额法官、1860名网格员、3486名基层调解员、29573名平安志愿者、64名驻村民辅警,建立立体式、滚动式“联排”机制,将纠纷消弭于萌芽、止步于基层
赋能增效,激活法院立案后诉讼服务“新引擎” 服务群众,既要“能办”更要“快办优办”搭建“线上+线下+移动”立案模块,今年1—8月网上立案量同比增加3%,特殊群体、涉企民生案件成功立案1506件打造“2+5+3”专业调解团队,推行家事纠纷“温情调”、道交纠纷“协同调”、金融纠纷“专业调”、物业纠纷“示范调”、涉企纠纷“精准调”。
截至目前,成功引导1558件案件进入先行调解程序,先行调解成功率40%通过示范指引,成功化解物业合同纠纷102件、追偿权合同纠纷151件、供水合同纠纷48件,新收民事案件环比低位运行
下一步,舒兰法院将切实把司法服务“根系”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以司法担当提升法院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为打造吉林法院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品牌贡献更大力量原标题:《基层院长谈综治丨入驻综治聚合力 前端解纷暖民心》。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