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快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不少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申诉数据显示,丢件、延误、不送货上门、虚假签收等,都是高发问题在社交平台上,“快递丢了只赔运费”“包裹强制放驿站”的抱怨屡见不鲜。
快递给生活带来便利,但一旦出问题,解决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丢件与损坏在快递投诉中,丢件和物品损坏最为常见按照《邮政法》和《快递暂行条例》,企业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或保价金额进行赔偿,即便未保价,也应按实际损失负责,而不是仅退还运费。
实践中,寄件凭证、支付记录和物品照片,往往决定了赔偿能否真正落实不送货上门与未经同意签收不少人在节假日或旺季都会遇到快递员“直接放驿站”的情况,有的甚至未征得同意就显示“已签收”根据邮政管理部门的服务规范,除非收件人明确同意,否则快件应投递到指定地址。
若屡次出现“强行放驿站”的情况,可以先向快递公司客服反馈,若迟迟没有改善,再通过国家邮政局申诉平台提交延误与虚假签收快件长时间停留在某一网点,或物流显示“已签收”但本人并未收到,这些都属于违规通过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或拨打 12305 邮政业申诉电话,用户可以凭运单号提交信息,相关部门会督促企业限期回复。
服务态度与派送纠纷除了丢件和延误,服务态度不佳同样是经常被提到的抱怨对快递员而言,服务评价往往影响考核结果,因此企业会记录相关问题反映渠道包括快递公司App、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评价”或“投诉”入口,一般几天之内就能收到回复。
第三方平台的监督作用在企业客服和官方申诉之外,第三方平台也在发挥作用以“黑猫投诉”(tousu.sina.com.cn)为例,用户提交材料后会立刻生成投诉页面,进度对外可查企业是否回应、回应了什么一目了然,若长时间不理,就会显示“未回复”。
处理结束后,页面还会显示“已解决”或“未解决”,让整个过程透明化这种公开机制,往往能带来比单纯客服电话更强的约束力司法途径的兜底对于涉及金额较大的贵重物品,如果企业拒绝合理赔偿,可以走司法途径凭借保价凭证、购物凭证和损坏照片,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小额诉讼。
已有判例认定快递企业未履行妥投义务,应赔偿寄件方实际损失快递纠纷看似只是生活琐事,但背后牵扯的是真金白银和信任感从企业客服到邮政局申诉,再到公开平台和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通道并不少关键是把证据留好,把渠道用起来,让包裹的每一段旅程都能被认真对待。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