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河湟大地清风送爽9月5日上午,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的校园内彩旗飘扬,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果育英才学校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808名来自达日县的少年,身着整齐的崭新校服,在这片海拔更低、气候温润的土地上挺直身姿,迎着朝阳开启了跨越600余公里的求学新旅程,一场承载着牧区家庭期盼的教育实践就此拉开帷幕。
此前,达日县此前面临严峻的教育资源缺口:原有初中最多仅能容纳1800名学生,而近三年学龄人口增幅高达48.8%,学位缺口超1600个为破解这一难题,达日县坚持“优先选择闲置校区、马上投入使用、教育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安全地段”原则,经全方位、多层次调研,最终选定乐都区高庙镇老鸦小学作为异地办校点。
据了解,在青海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总投资6288万元,历时9个月全面完成校园软硬件设施维修翻新如今的果育英才学校,占地面积达23442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929平方米,不仅配备56间智慧教室、78间宿舍、39套教师公寓,还拥有标准化食堂与运动场,为学生提供了优质、完备的学习生活环境,原老鸦小学也正式更名为达日县果育英才学校。
“这不是简单的异地办学,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果洛州委常委、达日县委书记詹玉平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果育英才学校的建成投用,既有效解决了高原牧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更通过海东、果洛两地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搭建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接过这份责任,我们既感光荣,更知使命重大”果育英才学校教务副校长孟曙亮说,全体教职员工将以高度的责任感,融合两地教育优势与特色,不仅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会传递来自高原牧区与河湟谷地的双重关怀,用心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梦想,全力将他们培养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不辜负两地党委政府与人民的重托。
当日,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崭新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让孩子们眼中满是期待的光芒众多家长代表身着节日盛装般的藏袍,早早来到典礼现场,脸上写满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崭新的校园图景,不仅标志着果育英才学校的全新启航,更见证着青海通过教育协同发展,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民生福祉提升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