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正面临十字路口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模式与高度集中的规模化农业,两种道路都显现出难以持续的弊端小农经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陷入困境农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产反而减收这种模式依赖大量财政补贴维持粮食产量,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时代已经暴露出其局限性另一种思路是发展规模化农业然而实践证明,将土地、农机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到少数企业手中,同样会产生严重问题以生猪养殖为例,少数巨头垄断市场后,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需要更多财政补贴。
粮食产业也是如此,央企主导的模式让小农户沦为附庸,失去了生产自主权
这两种极端模式都不可取分散的小农经济导致恶性竞争,而过度集中的大农经济则形成垄断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理想的道路应该介于两者之间日本农协模式值得借鉴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这种模式既保持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避免了过度竞争和垄断。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够有效平衡效率与公平农业发展需要生态思维。完全消灭小农或乡村都是危险的。当城市遭遇危机时,乡村可以成为缓冲地带。保留多样化的农业形态,实际上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选择。
当前农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功能不是简单否定家庭经营,也不是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要在保持家庭经营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实现规模效益这种有组织的现代小农农业,或许才是中国农业的未来方向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