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至张家港物流新程:借海陆枢纽优势,拓有效便捷货运新篇青岛与张家港,作为东部沿海的两颗璀璨明珠,分别坐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综合交通枢纽与长三角核心区的战略要地随着两地物流通道的持续优化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推进,一条贯通黄海之滨与长江之畔的有效货运走廊正加速形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海陆枢纽联动: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青岛依托“全球第四大国际枢纽海港”“4F级胶东国际机场”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三大核心枢纽,构建起覆盖全球180多个地区、700多个港口的立体化物流网2025年上半年,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8%,新增航线数量创历史新高,海铁联运量达150.3万标准箱,稳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通客货运航线198条,通过“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将货物保障时效压缩至2小时,低空物流更实现陆岛间“10分钟直达”张家港则凭借沪苏通铁路、沪宁沿江高铁及规划中的通苏嘉甬铁路,加速融入长三角“一小时高铁圈”。
2023年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后,张家港至南京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内,叠加长江黄金水道12.5米深水航道优势,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2025年,张家港枢纽类项目开工,智慧物流产业园与综合邮件处理中心同步推进,港口集装箱处理量持续刷新纪录,为青岛至张家港货运通道提供硬支撑。
物流专线升级:打造全链条服务生态青岛至张家港物流专线已形成“整车+零担+定制化”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以永意青岛物流为代表的专线企业,通过自备运输车队与数字化物流系统,实现“上午取货、下午装车”的有效运作其服务网覆盖青岛胶州、平度、莱西等全域,及张家港杨舍镇、塘桥镇等八大乡镇,提供门到门站到站服务,并推出货物保险、实时追踪、专业包装等增值服务。
在运输模式上,专线企业创新“拼车+整车”组合方案,零担运费低至重货500元/吨、轻货165元/方,整车价格依车型距离动态调整例如,青岛九九发物流以李沧区重庆中路1093号为集散中心,提供重货300元/吨、轻货100元/方的标准化服务;而港邦国际物流则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实现货物状态全程可视化,客户可随时查询位置与签收情况。
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协同新动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政策的实施,为青岛至张家港物流通道注入政策红利青岛作为第三批入选城市,获得中央财政10亿元补助,重点推进30余个枢纽类、集疏运类项目其中,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一期工程、黄岛铁路物流基地智慧供应链中心等项目,通过技术装备升级与规则标准衔接,推动海铁联运“一单制”落地,降低多式联运成本。
张家港则以“重大项目服务行动支部”为抓手,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2025年规划的225个三级重大项目中,物流类项目占比显著,协鑫集团20GWh储能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70天,彰显“张家港速度”两地政策协同下,青岛的装备制造、跨境电商产业与张家港的新能源、快消品产业形成供应链互补,2025年上半年,两地间超亿元物流项目签约量同比增长40%。
技术赋能创新:重塑智慧物流新范式5G、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青岛至张家港物流向智能化转型青岛港建成全球5G智慧码头,自动化桥吊与无人集卡协同作业,效率提升30%;张家港枢纽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多式联运单证电子化,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
物流企业方面,永意青岛物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货物温湿度,为医药、电子等高附加值货物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港邦国际物流则开发AI调度系统,动态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驶率15%
低空经济的崛起更为两地物流开辟新赛道青岛启用北方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实现积米崖港至灵山岛“10分钟达”;张家港试点无人机配送,在乡镇网点间构建“一公里配送”货运网未来展望:共绘区域经济新蓝图随着RCEP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青岛至张家港物流通道将承担更重要的战略使命。
青岛“333”综合货运枢纽体系(三核引领、三群联动、三链协同)与张家港“长三角物流枢纽”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