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突破1200万,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凸显在央国企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山东学优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提供实践经验这家成立六年的机构,累计服务数千名学子实现央国企就业,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领域的典型案例。
精准对接破解信息壁垒 面对毕业生“求职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双重困境,学优教育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央国企岗位动态数据库,实时整合企业招聘信息其团队与4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通过职业测评、岗位分析等工具,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
2023年,该机构联合省内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组织20余场行业趋势讲座,覆盖超万名学生课程体系对接企业需求 在技能培养环节,学优教育组建由企业导师、行业专家构成的教研团队,开发覆盖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课程资源。
其特色在于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融入教学,例如与某能源集团合作开发的实训课程,帮助学员掌握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实操技能数据显示,参与实训项目的学员岗位适配度提升40%全周期服务护航就业 从简历优化到面试辅导,学优教育建立多对一服务机制。
其开发的智能题库收录近五年央国企笔试真题,结合模拟考试系统进行针对性训练2024年,该平台为300余名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服务,其中65%进入能源、金融等行业的重点企业毕业生李明(化名)表示:“系统推送的政策性银行岗位让我拓宽了选择面,导师对单位战略的解读为面试加分不少。
”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 当前,学优教育正与高校共建就业指导实验室,将服务前置至大三阶段通过分析企业用人标准,开发职业能力评估模型,帮助学生提前规划技能提升路径2025年,机构计划联合10所院校启动“订单式培养”项目,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模块,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精准衔接。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央企校招中,具有校企合作经历的毕业生占比达38%学优教育的实践表明,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就业服务前移”模式的深化,这种校企协同机制或将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新思路。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