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晓茹(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智能家居系统就能根据你的睡眠曲线调节好室温;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智能交通平台可以根据算法调整红绿灯的变换和配时;在医院辅助诊断系统中,AI可以帮助医生从百万份病历中捕捉癌症的蛛丝马迹……这些场景背后,是一座精密运转的人工智能(AI)“魔法工厂”。
让我们走进这座工厂,从感知、决策和执行3个方面来看看它是如何在数字世界里变魔法的!数据炼金坊:传感器的数字触角
这里有一群特殊的“采集工”——传感器,它们负责采集海量信息数据,把现实世界翻译成工厂通行的语言,构成整个流水线的基石它们拥有不知疲倦的“火眼金睛”:手机摄像头每秒能捕捉60张高清照片,比人类眨眼的速度还快10倍;面对极端或复杂驾驶环境,无人驾驶汽车每秒可能产生1GB的传感器数据;智能制造行业的物联网设备每分钟能上传数十万条状态参数;医疗AI系统每日能处理超百万张医学影像。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触觉传感器,手术机器人手指尖的传感器能感受到比羽毛还轻的触碰,其触觉灵敏度是人类手指的10倍(实验室水平)!想象一下,这就像一只蚂蚁在你手上轻巧地爬行,你的神经末梢立刻就能感知到智慧中枢:。
算法的量子思维
这里是工厂最核心的部位,由一位超级聪明的“总工程师”坐镇,它拥有“最强大脑”——算法,对采集部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首先,它是超级分类高手,可以在0.1秒内分辨出1000种不同的物体,谷歌的AI甚至能区分不同品种的宠物狗照片;其次,它是预测大师,例如天气预报AI通过分析过去100年的气象数据,能预测未来10天的天气情况;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个决策专家,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在发现前方有行人时,会在0.01秒内(理论最优值)做出刹车还是转向的决定,比人类司机的反应速度快5倍。
但是,最令人赞叹的还在于这个“最强大脑”从不自满,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优化的能力阿尔法围棋(AlphaGo)最初连业余棋手都赢不了,但通过和自己下了500万盘棋后,最终战胜了世界冠军魔法工坊:机器人的超维协作。
有了好的决策后,指令就下达到了执行决策的部门,这里有全厂最有能力也最敬业的技术骨干,将来它们还会是我们最熟悉的机器人“同伴”能干的工业机器人,可以轻松举起1吨重的货物,精度却能达到0.02毫米,约为一根头发丝的1/3,而论起焊接、喷漆和组装等精细工作,它们的动作比最熟练的老师傅还要精准。
贴心的服务机器人,能帮人类送快递、打扫房间,还能在灾难中进行救援,甚至能监护孩子,且同时做家教,可以耐心地一遍遍为孩子讲解难题不过,最有趣的要数创意型机器人,简直是会变魔法的小精灵,画画、写诗、制作视频都不在话下,甚至有的已经能谱写出动听的钢琴曲了,说不定下次你听到的流行歌曲就是AI创作的呢。
这座神奇的“魔法工厂”,如同精密运转的生命体,传感器是它的眼睛,算法是它的大脑,执行器就是它的双手,在完美协同中创造出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工厂还在不断扩建中,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魔法工厂”的设计师!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