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认为,26年A股盈利能力拐点的预期逐渐清晰,居民存款搬家的基本面条件正在趋于成熟短期A股市场赚钱效应初步恢复,居民存款搬家正在萌芽,但尚未全面加速而当下权益市场并没有以往“股房跷跷板”的约束,增量资金的天花板正在打开。
居民存款搬家的前提是什么?权益市场中期基本面预期改善、预期赚钱效应回升是必要条件,A股当前已经具备我们认为,历来都没有脱离基本面的牛市,即使是14-15年牛市,背后也蕴含着“互联网产业趋势日新月异、自上而下改革预期强烈”的基本面趋势。
存款搬家真正的传导链条,应该是“基本面预期改善→股市赚钱效应初步累积→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市场上行动量和幅度进一步放大”,基本面预期决定市场变化的方向,资金体量决定市场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当下,26年A股盈利能力拐点的预期逐渐清晰,居民存款搬家的基本面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居民存款搬家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尚未全面加速“全A自由流通市值占居民存款余额”指标可以体现居民存款和权益市场资金体量的相对变化,但由于指标受市场涨跌的影响较大,我们把该指标与全A收盘价进行线性回归,指标实际值–通过回归得到的拟合值,作为【居民存款搬家程度】指标,剔除股价涨跌的影响。
历史上【居民存款搬家程度】同步或滞后于市场底,其中14-15年、20-21年均滞后于市场底,也体现了居民存款搬家的前提是市场赚钱效应的累积22年以来居民存款规模提升、定期化加速,【居民存款搬家程度】也持续下行,短期A股市场赚钱效应初步恢复,【居民存款搬家程度】不再继续回落、但仍位于历史绝对低位,居民存款搬家正在萌芽,但尚未全面加速。
本轮存款搬家有什么不一样?“股房跷跷板”不再,权益增量资金潜在上限打开我们测算了居民资产负债表,并选取居民主要配置资产在2021年末、2025年中的情况进行对比:2021年以来,居民迎来了真正的“资产荒”。
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被迫从房地产迁出(占比下滑10%以上),但缺乏中高风险和收益资产,只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迁移,包括存款定期化、回报稍高于存款的类固收资产,但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也有中长期回落压力,居民亟需一类资产替代过去房地产的位置。
权益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迁移的下一站“存款搬家”此前已经在少数收益率较好的结构和产品中发生(高分红-理财型保险,小微盘-私募量化),后续赚钱效应扩散后,权益市场有望全面迎来资金增量过去多年牛熊周期,权益市场还会面临“股房跷跷板”的问题,居民增量配置有上限,但本轮没有这一约束,增量资金的天花板正在打开。
(注:持有体量占比为居民持有在图中列示资产的内部占比,股票包括直接持有股票和通过权益基金持有,债券包括直接持有债券和通过债券基金持有)
为什么短期市场对居民存款搬家关注度提高?2025Q4居民真实无风险利率将明显回落一方面,25年存款到期的体量较大上市银行25年到期的存款约为71.5万亿,占所有存款的36.9%;以工商银行为例,25年内到期的存款体量和比例均为近5年新高。
另一方面,25Q4三年期存款重定价将集中开始22年9月是本轮存款降息潮的开始,居民存款中占比较高的3年期存款,在25年9月开始面临重定价,后续居民真实无风险利率将明显回落,驱动居民存款搬家初步加速
居民存款搬家的形式只有直接入市吗?2026年主动权益公募有望重获居民增量资金居民资金会不断流向风险收益比更高的产品/入市通道当前中小投资者入市强度回升、交易性资金定价能力较强的资金特征,与中期基本面展望已经趋向乐观、但牛市核心结构主线尚未出现的基本面特征相互匹配。
但如果后续符合牛市叙事的产业趋势出现,主动权益基金发挥优势的机遇来临,有望成为居民资金入市新的主要通道目前主动权益基金距离新发行放量还有多远?历史上,主动权益基金增量流入回归正循环的条件是,上一轮高点发行的产品净值明显回到水上,基金盈利客户占比大致回到50%左右。
截至2025年8月18日,20-21年高点发行的基金平均净值回到0.92,净值回到1以上的基金份额占比约30%,7-8月公募净值修复速度显著2026年,产业趋势行情演绎有望驱动公募净值站稳水上,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行有望重新放量。
本文作者:韦春泽等,来源:申万宏源,原文标题:《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期》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
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