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南梁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星火陇原”实践队赴庆阳市庆城县及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白马庙村,通过红色研学、走访慰问老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在革命老区躬身实践,生动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红色研学寻足迹 追根铸牢初心信仰 实践团先后走进南梁革命纪念馆、陇东分区纪念馆、列宁小学旧址及周边红色遗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近距离触摸革命历史,深刻感悟南梁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研学实践中薪火相传 实践团队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沉浸式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和陇东分区纪念馆主题展区、列宁小学旧址及周边红色遗址。
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与讲解员哽咽的讲述相互交织,让实践团成员对南梁精神的深刻内涵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与升华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来到纪念碑前,深深三鞠躬,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带队教师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实践团成员柳永强、郭易璇朗诵经典篇目《南梁精神,光耀千秋》,激昂的语调中饱含着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志。
探访老党员听事迹 溯源深悟南梁精神 研学活动后,实践团先后探访南梁革命纪念馆老馆长刘玉郝及庆阳市华池县荔园堡村、白马庙村的老党员范刘德、杭树怀、邵文会、倪怀林、卢正旗,从不同视角深刻感悟南梁精神 南梁革命纪念馆原馆长刘玉郝以18年光阴守护红色阵地,深耕南梁革命历史研究与传承、见证纪念馆建成,生动诠释坚守与奉献的内核,以“群众工作课”叮嘱大学生传承鱼水情、坚守服务意识;担任33年村干部的范刘德带领荔园堡村开田修路、发展生产,让“穷山沟”实现美丽蜕变,以“做人民幸福守望者”的信念践行“人民至上”;曾任南梁乡人大主席杭树怀用扎根基层的经历与快板传唱,传递“幸福生活源于党”的赤诚;邵文会在村支书岗位坚守27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退休后仍奉献余热,诠释南梁精神的内涵;倪怀林以生产队长的实干,用分粮修渠等小事践行党员本分,寄语青年从点滴做起传承精神;卢正旗带着红军“一口锅”的记忆,以整修梯田、贷款助村等实干坚守初心,鼓励学子扎根基层办实事。
这些老党员们或深耕历史传承、或扎根乡村实干,用一生坚守生动诠释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让实践团成员在与他们的深度对话中,深刻体悟到红色基因的厚重与时代力量,更加坚定了以实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投身志愿实践做实事 传薪火勇担使命 在红色研学活动及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沉浸式学习教育活动后,实践团队立足学思践悟相统一的内在要求,聚焦认知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关键导向,接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实践团前往庆城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护工引领下慰问孤寡老人,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生活近况,普及健康养生知识,提醒日常用药注意事项并组织手机防诈骗宣讲活动,为老人筑牢财产“防护墙”,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前期红色研学、走访老党员等实践的深化延伸。
历史从不是展柜里的文物,而是血脉中流淌的基因;信仰也不是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是老党员用一生践行的承诺此次红色研学中,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有责任接过这一棒,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陈彩阳)责任编辑:李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