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妈经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养孩子,你就得把硬币、糖果、农药、小刀、剪刀、针等一切孩子能放进嘴巴里的东西,一定要收拾好!远嫁6年的我,今年依旧是利用孩子放暑假回孩子姥姥家,有一天我妈看到我女儿手里拿着硬币在玩,于是赶紧把硬币从孩子手里拿走,给她换了几张纸币。
然后就对我说出了那句她经常说出的话,我第一反应是:孩子又不傻,这是硬币又不是好吃的,而且也给孩子说过不能吃的东西不能往嘴巴里放,会很危险。
橡皮泥不能往嘴巴里放我之所以反驳我妈妈,是因为我不认可她的一些育儿理念,比如:我小时候1岁以前,天天给我包裹的很严实,放在沙子里,大小便都在里面解决;小时候我们家大门常年紧闭,很少去户外玩,常年憋在家里……。
其实现在我能理解,当时我爸外出打工,在没有尿不湿的时代,我妈一个人带我,还要做饭洗衣服,而且我奶奶不帮忙带孩子,全身包裹虽束缚了一些身体发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有当时家附近也有丢孩子的,也有家长没看好孩子出车祸或者溺水死掉的,为了让我活着,大门常年紧闭。
我妈还说我小时候差点犯过一次大错,那就是我妈在干活,我静悄悄的,不知是母女连心还是当妈的都有的预判,我妈来找我,就看到我手里拿着洋火(打火机)把家里的玉米杆点着了,我妈赶紧把我抱到旁边,她把刚刚想烧起来的火一盆水浇灭了。
女儿拿小绳子把自己的牙缝弄得很稀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我妹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和3个小姑娘一起去河边玩耍,然后一个小姑娘失足掉进水里,我妹和另一个小姑娘伸手去拉,也被拽进去了幸好同行的另一个小姑娘及时找来了一根长树枝,把她们几个都拉出来了。
当时真的很危险,3个女孩差点淹死你看别说是婴幼儿了,就算是十几岁的孩子,有时候对于危险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其实也不怨孩子们,是因为家长本身知识面窄,这些安全知识没提前教给孩子,学校里教的也少,所以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防范危险,遇到危险不知道如何解决。
在我反驳我妈的教育落后,夸赞现在的婴幼儿比我们之前聪明很多后,我女儿一次吃了18条钙铁锌、一次吃了10来个消食片、也会把小发卡等小东西放在嘴巴里还好这些都被我发现并且及时制止了,但是,在我们家长看不到的地方,你不知道孩子静悄悄的在干嘛,我们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
我们家的常备药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家的日常防护升级了:1,只要是孩子能放进嘴巴里的小物品,一定要收起来,比如剪刀、道具等尖锐的物品,远离孩子才是根本;2,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看看零部件是不是有松动;。
3,药品锁进柜子里,避免孩子够到;4,餐桌不用桌布,避免烫伤孩子;5,插座加盖,桌子加防撞条,防止孩子触电或者日常磕碰。
泡泡水不能喝;不能用嘴巴碰;摸了泡泡的手,不能揉眼睛在买一些玩具的时候,也会认真筛选:1,材质要安全,认准国际“GB 6675”的安全标志;2,声电玩具的音量不能过大,不要一直频闪的,检查电池的螺丝是否松动;。
3,毛绒的玩具要短毛,眼睛鼻子是姥姥缝合的;4,磁力珠等强磁玩具决定禁止;
这种有小珠子的玩具,家长可以一起玩,孩子一个人的时候千万别拿出来儿童教育,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普及安全教育,而婴幼儿,我们家长要多陪伴,一定要让危险品远离孩子总之,每次看到这种孩子误食东西造成终身影响的,也是为人母亲的我就很难受。
所以,宁可当全职妈妈,宁可牺牲自己的很多时间,也要照顾好家里的女儿当家长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平常多给孩子说一些、多陪一会,孩子就会更有安全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