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铝浩铝幕墙建材网

新闻资讯

NEWS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铝浩铝幕墙建材网
电话:
联系人:铝浩
邮箱: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辅路
公司新闻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贵州铝单板厂家电话(铝方通龙骨图片)对虾养殖技术资料,对虾养殖方案,

2025-09-15    作者:admin  阅读:0次  【打印此页】

对虾养殖技术和方法 对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成功养殖对虾需掌握科学的技术方法,涵盖池塘准备、苗种选择、饲养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以下为具体技术要点:

## 一、池塘建设与准备 1. **选址与设计**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建塘,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5-2米,坡比1:2.5,便于排水和水体交换底部需平坦,向排水口倾斜,淤泥厚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避免有机物过度积累。

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离,进水口安装60-80目筛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设可控闸门,方便水位调节和清塘同时安装增氧设备,每亩配置1-2台叶轮式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2. **清塘消毒** 养殖前需彻底清塘:先排干池水,暴晒塘底15-20天,杀灭部分病原菌和虫卵;然后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有效氯30%)10-15公斤兑水泼洒,杀灭残留病原体、寄生虫及有害生物。

消毒后7-10天,注入新水至80-10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猪粪)50-100公斤,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天然饵料 ## 二、苗种选择与投放 1. **苗种选择** 优先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规格整齐的优质虾苗,体长0.8-1厘米为宜,体色透明,无畸形,弹跳有力。

可通过显微镜检查,确保虾苗无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感染建议选择经过检疫的SPF(无特定病原体)苗种,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成活率 2. **投放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模式和品种特性确定投放密度。

粗放养殖每亩投放3-5万尾,半精养每亩8-10万尾,精养每亩15-20万尾投放时间选在晴天上午或傍晚,避免高温或阴雨天气放苗前需试水:取少量虾苗放入池塘网箱中,观察24小时,若存活良好即可投放放苗时将苗袋浸入池塘水中20-30分钟,待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再打开,让虾苗自行游出。

## 三、饲养管理技术 1. **饵料投喂** 遵循“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原则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以池塘天然浮游生物为主,辅以破碎的配合饲料(蛋白含量40%-45%),每天投喂3-4次;中期(3-6厘米)投喂颗粒配合饲料(蛋白含量38%-40%),每天2-3次;后期(>6厘米)投喂蛋白含量36%-38%的配合饲料,每天2次(早晨日出前、傍晚日落后)。

投喂量需根据虾的摄食情况调整,以投喂后1-2小时内吃完为宜,一般前期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8%-10%,中期5%-8%,后期3%-5%可在池塘内设置饲料台,定期检查残饵量,避免投喂过多污染水质

2. **水质调控**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关键指标控制:水温25-30℃(南美白对虾适宜范围),pH值7.8-8.5,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1毫克/升,透明度30-40厘米 每周加注新水1-2次,每次换水10%-20%;每月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每亩5-10公斤),调节pH值并补充钙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3小时,打破温跃层,增加底层溶氧;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EM菌),分解水体有机物,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3.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对虾活动、摄食及水质变化,记录水温、pH值等指标及时清理池塘内的残饵、死虾和漂浮物,防止污染水质生长期间定期抽样测量对虾体长、体重,掌握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和管理措施。

## 四、病害综合防控 1. **预防措施** - 严格清塘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 选用健康苗种,避免带毒苗入塘; - 投喂优质饲料,增强对虾抗病力; - 定期换水和使用微生物制剂,维持水质稳定,减少病害发生。

2. **常见病害防治** - **白斑综合征病毒病**:无特效药,主要通过预防,避免高温期换水过大,发病后及时隔离,全池泼洒二氧化氯(0.3-0.5毫克/升)消毒,减少传播; - **细菌性烂鳃病**:全池泼洒聚维酮碘(0.3-0.5毫克/升),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每公斤饲料加1-2克),连喂3-5天; - **纤毛虫病**:全池泼洒硫酸锌(0.5-1毫克/升),24小时后换水,防止药物残留。

## 五、适时收获 当对虾体长达到12-15厘米、体重约50克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选在晴天清晨,采用地笼网捕捞,分批起捕,规格不达标的虾放回池塘继续养殖对于精养池塘,可采用排水收虾法,彻底清塘收获后及时分级、冲洗,低温保鲜运输,提高商品价值。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对虾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养殖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方法,确保对虾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