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提丰”还未归国,近日路透社又援引日本陆上自卫队消息,称后者已经与美国陆军协调好,准备在9月中旬,将“提丰”部署到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日本岩国基地“标志着美国有意升级,在印太地区组建的陆基远程打击体系”。
▲“提丰”要准备进驻日本了所谓“提丰”,其实是美国陆军顺应潮流,在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时准备的机动发射平台但因为美国陆军主导的高超音速导弹发展远低于预估水平,所以“提丰”只能搭载“战斧”和基于“标准-6”演化的320千米射程导弹。
从2021年接收第一套“提丰”开始,美国陆军经过整整四年的等待后,才在近日接收第一枚量产的LRHW,造价约8100万美元,堪比一架出厂的F-35A换句话说,当前的“提丰”,仍然只是一个以亚音速巡航导弹为主,能被先进防空导弹轻松拦截的存在。
▲“提丰”服役多年却只能指望“战斧”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大家对美制“战斧”、俄制Kh-101这类巡航导弹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但眼看“爱国者”游刃有余地拦截Kh-101,而S-400也在应对乌克兰远程武器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后,外界已经意识到传统亚音速导弹的价值在急速降低。
美国上一次大规模使用“战斧”,是由位于阿拉伯海的舰艇,集群发射了30多枚,以配合B-2A打击伊朗核设施后者落后的防空系统无力进行拦截,但将已经被以色列空军炸成废墟的地面核设施,进一步摧毁殆尽,也算不上很光辉的战绩。
▲传统亚音速巡航导弹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甚至连俄罗斯海军和空天军,也一再降低亚音速巡航导弹使用频率,转而将资源集中在远程无人机和弹道导弹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战斧”既无法和制导炸弹比较性价比,又不具备更先进导弹的打击效率,实际上和美国海军装备多年的“鱼叉”一样,属于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主力装备。
美国陆军当然深知这一点,之所以将部署范围拓展到日本,试图建立起覆盖整个岛链的作战体系,还是寄希望于LRHW能大规模装备,形成威慑东亚的强悍打击力量
▲美军对LRHW寄予厚望相比于等到LRHW形成规模,再进驻菲律宾、日本,引起周围国家强烈反对的做法,现在“提丰”携“战斧”进驻东亚,等到后面再实现LRHW的换装,无疑能显著降低压力美国陆军的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巧妙,但问题的关键,仍然是高超音速导弹技术。
LRHW是美军高超音速导弹项目里,水平比较差的实际上是以早年“潘兴二”搭载的双锥体布局为核心,追求尽快形成战斗力的过渡装备
▲美军高超音速武器整体发展乏力但就算这种技术受限的武器,仍然是经过多次延误后才在最近勉强开始交付,预估后续采购成本在4000万美元左右而几款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均以失败或停滞告终,相比于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百花齐放,衍生各种型号的状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陆军这次将“提丰”部署到日本北部的岩国(这里不仅驻扎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和F-35C机队,就连日本空中自卫队也将40架F-35J部署在附近),传统上更接近俄罗斯,而不是中国虽然说有策应俄乌战争的考量,但战斗力确实拉胯,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东风-17只是个开始目前全球属于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初级阶段,哪怕是入门级型号也能获得不错的威慑力但在2030年之后,高超音速武器、反高超音速装备发展将进入顶峰届时美国要是还无法完成技术突破,只能指望LRHW这种性能尴尬的存在扛大梁,恐怕就是自取其辱了。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