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条重磅消息,咱们可能采购500架客机,波音有望获得超级订单虽然双方还在商谈中,最后采购数量可能会与这个数字有巨大差距至少现在,我们还不能脱离波音产品即使是曾经航空工业非常雄厚的苏联,现在依然不能解决自身的民航客机的需求。
不过,大家伙造不出来,小型飞机还是有得到建树安-72——对于其时代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也是技术上的突破至少看看它的独特设计:喷气发动机不是像常规飞机那样安装在机翼下方,而是安装在机翼上方喷出的气流——热烈、强劲,速度接近音速——仿佛紧贴机翼上表面流动,就像水绕过溪中的石头一样。
在这种流动中产生的力量,按传统空气动力学定律本不该存在:升力增加了20%——这个数字是其他国家的工程师们几十年来在绝密实验室中苦苦追求的成果。
安-72,Enimex航空公司机型(2007年)因此,安-72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双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其设计目的不是为了展示技术,而是能够在其他飞机无法起降的场所执行任务它被昵称为“切布拉什卡”(Cheburashka)——因为悬挂在机翼上的大“耳朵”形状滑稽可爱。
但在这个看似童趣的外表下,隐藏着20世纪最大胆的空气动力学实验之一“必须把钱花掉——否则它们会被收回” 安-72的历史并不是从设计图纸开始的,而是从一个官僚悖论开始的1970年代,安东诺夫设计局(OKB Antonov)和所有苏联设计局一样,每年都有固定预算。
但如果资金没有被用掉,这些钱就会被收回第二年,资金可能会被削减为了保住团队、机构以及存在的权利,设计局必须启动一个新项目,即使当时还没有人下订单
1 — 警告指示牌2 — VHF无线电操作台3 — 挡风玻璃加热开关4 — 27伏插座5 — 发动机风扇转速表6 — 高压压气机转速表7 — 操作系统指示器8 — 燃油系统面板9 — 速度及马赫数指示器(USIM)
10 — 紧急指示牌11 — 右发动机推力控制杆(РУД)12 — 右发动机燃油控制杆(РОД)13 — 襟翼控制手柄14 — 中央计算机面板(ЦВМ)15 — 航向控制及刹车踏板16 — 电加热挡风玻璃
17 — 侧窗吹风口18 — 灯具19 — 雷达操作台20 — 货物设备面板21 — 防结冰系统面板22 — 空调系统面板于是,一个想法诞生了——制造一架轻型运输机,能够在前线地区作业重要的是,这个想法并非自上而下、按照命令产生的,而是自下而上,由对失去资金的恐惧催生的。
然而,苏联空军总参谋部立即看到了项目的意义军方确实需要一架飞机,能够将装备和人员运送到未铺装的机场,在仅800米的跑道上起降,承受侧风和地面不平整而不会在每个小坑上解体对飞机的要求非常严格:载重能力达5吨、具备空投能力、具备伪装、高。
爬升率但关键不是载重量,而是能够在其他飞机避而远之的场地作业这正需要一个革命性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加强起落架,而是彻底重新设计气动布局科恩达效应:气流如何“贴附”在机翼上 1930年代,罗马尼亚科学家亨利克·科恩达(Henri Coandă)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从喷嘴喷出的气体或液体流束,会倾向于贴近附近的表面流动,沿着表面绕过,而不是直接逸向自由空间。
这种现象违背直觉,但符合黏性和压力规律科恩达曾尝试在喷气式飞机上利用这一效应,但当时的技术尚不成熟
1 — 低压压气机(LPC)导向装置2 — LPC转子叶片3 — 中间机壳4 — LPC转速传感器5 — LPC转速传感器齿轮环6 — 高压压气机(HPC)转速传感器齿轮环7 — HPC转速传感器8 — HPC可调进气导向叶片(VNA)叶片
9 — HPC VNA环10 — HPC级导向器11 — 燃烧室半个世纪后,安东诺夫再次回到这一想法他的直觉告诉他:如果将喷气流引导至机翼上方,尤其是在襟翼放下的情况下,它会“贴附”在机翼的弯曲表面上结果在机翼上方形成低压区,从而产生额外的升力。
这一理论在风洞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升力增加可达20%,尤其在起飞和着陆阶段最为明显这相当于在不增加机翼重量的情况下增加了机翼有效面积当副翼和襟翼偏转时,流束会被“吸附”到形成的曲率上,实现连续的贴附绕流此时,发动机、机翼和副翼机械装置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的。
升力系统。D-36:一种“特别燃烧”的发动机 但科恩达效应需要一种特殊的发动机。涡桨发动机不行——空气流量太低。高温喷气发动机也不行——热气流可能损坏机翼,造成热应力,破坏机身蒙皮。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航空部队的安-72P(2015年):可见机翼右外侧挂载的UB-32火箭发射器和右主起落架遮罩内的通用23毫米机炮吊舱UPK-23-250解决方案是D-36——由“Progress”设计局在弗拉基米尔·洛塔列夫领导下研制的高。
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其特点是推力高(6500公斤力)且排气相对“冷”大量气流通过外涵道,冷却喷流,使其安全地吹扫机翼此外,D-36提供了大质量流量——正是有效绕流所需安东诺夫以涡桨发动机著称,但为了这个项目破例。
他明白:只有这种发动机才能实现他的空气动力学构想这是少见的工程师为技术突破而违背自己信念的案例“切布拉什卡”的构造 安-72是高翼飞机,翼展呈11°后掠角这种布置降低了地面湍流的影响,提高了绕流效率但核心特点是发动机吊舱向前上方布置。
其形状和位置设计,使喷流以最佳角度接触机翼前缘及襟翼
机翼面积为89.6平方米,配备强大的襟翼系统:双、三缝襟翼,全前缘前缘襟翼,以及八个气流阻截板(interceptors),每翼四个外侧与副翼协作,在短跑道进场时消减升力;内侧在滑跑或中断起飞时使用,提高阻力并增加起落架负荷。
气流阻截板提高刹车效率约20%,相当于增加了额外刹车而不踩刹车踏板反推力、制动伞、阻截板——共同工作安-72刹车不仅靠轮子,还靠空气、质量和阻力,其着陆是可控的能量消散过程不惧泥泞的起落架 能够在未铺装地面着陆的飞机,必须配备能承受不仅是重量,还能承受冲击、泥土和振动的起落架。
安-72在等效单轮负荷指标上甚至超过了伊尔-76——也就是说,每个车轮承受的质量更大。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更软的地面安全着陆。
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安-72军用运输机在2021年第五次海上大阅兵中亮相主起落架为四条,配备独立摇臂悬挂减震器设计可应对高度达35厘米的“标准土包”——这不是玩笑,而是设计计算中的规范货舱:从GAZ-69到集装箱 。
安-72的货舱长9米,宽2.2米,高2.1米。舱内可容纳3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两辆GAZ-69或UAZ-469汽车、航空发动机、标准集装箱和托盘。
RA-72962但最重要的是舱门坡道其设计已获专利装载时,舱门可下降至地面,形成坡道;在空投货物时,舱门可收回至机身下方,释放舱内空间首飞与世界纪录安-72的首飞于1977年8月31日进行但真正的名声是在之后获得的。
1983年11月,试飞员玛丽娜·波波维奇和谢尔盖·马克西莫夫驾驶安-72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最大飞行高度13,410米,水平飞行高度12,980米对于“轻型运输机”级别的飞机,这一成绩令人难以置信
安-72的一个非凡设计特点是利用科恩达效应,以改善短距起飞和降落性能另一项纪录是在1985年,由试飞员S.A.戈尔比克在一个2000公里封闭航线飞行中达到速度681.8公里/小时安-72P及其作战角色 。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安-72不仅仅是一架运输机安-72P是其改型——一款巡逻机,专门用于监控2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它配备了瞄准导航系统,能够自动引导目标,确定舰船的航向和速度但最重要的还是武器装备
从正面看,这架俄罗斯海军安-72的外形让人联想到“切布拉什卡”(一种可爱的卡通动物)机上安装了一门23毫米GSh-23L机关炮(弹药250发)、两个UB-32火箭发射吊舱(每个吊舱装32枚S-5火箭)以及四枚100公斤炸弹。
最有趣的是,UPK-23-250炮吊舱安装在右主起落架整流罩内,这使得飞机能够沿航向射击,同时不占用驾驶舱空间安-72P也被称为安-76——这是用于出口的平行型号共生产了18架此类飞机它们被用于打击非法捕捞、监视违规船只,包括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
电子侦察“之眼”:安-72Р及新一代侦察机另一种鲜为人知的改型是安-72Р(“产品88”)这是一架电子侦察机,开发初衷是作为美国波音E-8A J-STARS的对应机型它的任务是远距离发现地面目标、追踪移动物体,并引导打击武器。
哈萨克斯坦边防部队使用的安东诺夫安-72-100安-72Р是由系列生产的安-72改装而来机上配备了强大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与地面和空中编组的通信通道它可以作为行动的“指挥大脑”——自身不直接打击,但能确保打击的精准。
总共改装了4架这样的飞机它们的命运,是国内航空史上最为机密的之一运营者:谁在驾驶“切布拉什卡” 安-72仍在服役截至2024年,在俄罗斯航天军中有25架在海军航空兵中还有6架特种航空部队和边防航空也使用它进行巡逻、货物运输和监视任务。
作为博物馆展品及正面视图在海外——安哥拉(6架)、哈萨克斯坦(1架)、利比亚(1架)但最有趣的不是数量,而是使用环境这些飞机在基础设施极少的地区、冲突区,以及地图上标记为“临时机场”的空域运行生产年份为1982年至1993年,共制造了195架安-72及其改型。
这数量不多,但每架飞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泥泞跑道上降落,从冰面起飞,在直升机是唯一竞争对手的环境下运送货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