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长宁区政府开放月活动与2025年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持证应急救护培训课程深度联动,一场面向市民代表与白领的应急救护培训火热开展,40余名参与者在专业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急救知识,增强了城市安全意识。
培训现场,专业讲师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功底,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止血固定等核心急救内容讲得透彻生动理论讲解时,讲师同步播放教学视频,将急救关键要点抽丝剥茧:从如何快速识别心脏骤停的微妙体征,到怎样迅速判断创伤类型,一个个复杂的医学知识被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干货”,深深印刻在学员心中。
实操演练环节更是热闹非凡,讲师手把手指导学员学习心肺复苏时,学员们俯身对着模拟人反复练习,专注调整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实践创伤包扎时,三角巾、绷带在大家手中灵活变换,或环形缠绕固定手腕,或八字交叉包裹关节,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创伤尝试应对。
讲师紧盯大家的动作,“这里绷带要再收紧一点”“三角巾顶角要对准伤口”,及时纠正细节,确保大家的操作规范有效
“以前看到有人晕倒,只能急着打120,现在学会了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争取黄金抢救时间”一位参与培训的居民难掩激动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不仅系统地学到了急救知识,更攒足了守护身边人安全的底气,“以前总觉得急救是专业人士做的事,今天亲自操作后才发现,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救命。
”参与培训的白领王女士说道市民代表们也纷纷反馈,这类贴近生活的培训实用又及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据了解,今年,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将持证应急救护培训与在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增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两个项目相结合,开展的培训课程覆盖了aed设备投放周边区域人员、公共体育场馆(所)以及校区商圈楼宇的管理人员。
此次活动通过“政府开放月”搭建桥梁,将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既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政务服务的温度,还以“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推动应急救护从“专业行为”向“社会共识”转变撰稿/摄影:李媛媛、任 影(实习)
编辑:毕扬静责编:王 博*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