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建设国际贸易枢纽的时代浪潮中,基层社区如何借势破局,实现从 “传统村落” 到 “开放前沿” 的蜕变?2025 年 9 月 10 日,山东理工大学 “经伟贸行” 实践团走进青岛市城阳区红埠社区,循着外贸发展的轨迹,探寻这片土地上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深层逻辑,解码基层社区融入全球化发展的 “红埠方案”。
图 1 山东理工大学 “经伟贸行” 实践团成员与红埠社区党委会干部合影留念“1991 年,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落户,是红埠打开对外发展大门的关键一步” 社区主任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社区发展历程时,眼中满是感慨。
彼时的红埠,以传统种植业和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居民收入渠道狭窄依托青岛逐步崛起的国际贸易枢纽优势,红埠社区抓住外资引进的机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 2004 年累计引入电子、纺织等领域外资项目 30 余个,初步形成外向型产业基础。
随着国际贸易业态不断升级,红埠社区并未停留在 “传统外贸” 的舒适区2024 年,社区瞄准智能产业发展风口,启动智能汽车数据产业园项目,以 8822.78 万元中标金额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据介绍,该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 120 亩,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 5 亿元,直接带动 300 余名居民就业,间接辐射物流、运维等配套岗位近千个,为社区产业发展注入 “智能新动能”。
图 2 实践团成员与红埠社区干部交流跨境贸易发展如今的红埠,已构建起 “跨境电商 + 物流仓储 + 智能产业” 的多元化经济格局社区主任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社区年均外贸额增长 15.3%,2023 年外贸总额突破 2.1 亿元,其中智能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对韩、日出口占比超 75%,成为青岛对日韩贸易通道上的 “基层节点”。
更重要的是,社区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闲置资源、集体资产入股产业项目,让发展红利真正惠及居民 ——2020 年社区可支配财力达 900 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 2.6 万元;2024 年居民人均分红较 2019 年翻一番,从 4000 元增至 8000 元,实现了 “贸易兴、集体富、百姓乐” 的良性循环。
图 3 红埠社区党委会干部向实践团成员讲述开展外贸为社区带来的改变走进红埠社区,标准化幼儿园里孩童的笑声、老年活动中心内悠闲的身影、智慧物流终端前居民取件的场景,共同勾勒出一幅温暖的民生画卷 —— 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量,正转化为居民可感知的生活改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红埠社区民生改善的 “核心抓手”依托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等外贸相关产业,社区就业率较十年前提升 20% 以上,目前已有 120 余名居民在跨境电商运营、智能仓储管理等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平均月薪较传统制造业高 40%。
为帮助居民适应新业态需求,社区联合青岛本地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技能培训,2024 年已开设跨境电商客服、物流信息处理等课程 6 期,培训居民 86 人次“以前在小服装厂打工,月薪才 3000 元,还经常加班;现在做跨境电商韩语客服,月薪 5500 元,离家步行 10 分钟,能兼顾照顾老人和孩子。
” 居民李女士的经历,是社区就业质量提升的生动缩影社会保障网的持续织密,让居民更有安全感目前红埠社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投保率达 99%,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投保率 100%,实现 “应保尽保”;针对老年群体,社区推出专项保障政策,男年满 55 周岁、女年满 50 周岁的居民,每人每年可领取 2400 元养老补助金,且资金发放准时率 100%。
“现在看病能报销,老了还有补助金,不用给子女添麻烦,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72 岁的社区居民王大爷说生活便利度的提升,更让居民感受到 “幸福温度”社区引入 2 台智慧物流终端,方便居民收发跨境包裹;开设 2 家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涵盖进口母婴用品、美妆、食品等 200 余个品类,商品价格较传统商超低 10%-20%,居民扫码下单后 3 天内即可收货。
此外,社区还协调相关部门对周边 3 条主干道进行升级改造,居民往返青岛市区的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25 分钟,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图 4 实践团成员咨询红埠社区党委会干部当地中韩合资企业发展现状从传统村落的外贸破冰,到多元产业的协同发展;从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到民生服务的全面升级,红埠社区的实践证明,国际贸易并非遥不可及的宏观概念,而是能扎根基层、惠及百姓的 “民生钥匙”。
这里的发展路径,既依托青岛国际贸易枢纽的区位优势,又紧扣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聚着基层干部与群众敢闯敢试的智慧与汗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红埠社区正规划进一步深化 “开放共享” 理念:一方面,依托青岛自贸试验区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无票免税” 等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商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打造 “贸易 + 生活” 特色综合体;另一方面,计划建设社区外贸数据平台,实时展示社区外贸交易额、就业带动人数等数据,让居民更直观地参与、分享贸易发展成果。
红埠的故事,是中国无数基层社区融入全球化浪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进程中,更多像红埠这样的社区,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篇章,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坚实的 “基层力量”。
(魏一宁、于贵志)
扫一扫关注我们